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阐释“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其实,这一要求,看似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说的却是与语文“专业自身”有必然的关系。任何学科在教学中都应该借助学科内容,开展对话。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呢?
合肥家教中心老师认为我们可把对话界定为“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以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这种“言语”就是“文本本身”。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话,简单一点地理解,可以将它视为教师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必是因“语文”而产生的对话的形式或内容,而不是外加的“表扬或激励”等交往与互动。
教师在课堂设计理念中(其实不是理念,而是针对文本内容,采取的教学手段。理念就是专题。)的说明是:“抓语言训练,提高实效”;“潜心读书,强调实效”,“抓文本空白,读写结合”。且不说这些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单就这些内容,教师在“教案说明”中并没有说出怎么通过“平等”的手段来呈现,来完成这些内容的。比如教师抓了一处“写话训练”:从哪看出他们是一对贫穷的兄妹?这样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生活贫穷没有挡住她对音乐的追求,课文读到这里,相信你也不很平静,请用上“虽然……但是……”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这种训练是基于文本出发,但走向了文本的外面。而且一个“虽然……但是”,写出的话一定是大同小异的,根本没有体现“对话”的价值。这样的训练也就是写点感想罢了。
其实,真要用对话的形式,体现“读写结合”,文中的“眼点”还是很多的。比如课文结尾处,语言优美、含蓄:“琴声停了,妹妹仰望天空,兄妹俩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屋子。”如何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将文学积淀为素养,从而用文字完成思想和情感的完整?此处,就可以让学生和文中的他们继续对话:扮演贝多芬,回答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再扮演兄妹俩,想象,清醒后的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是基于课文的延伸。可续写更可以现场创设情景进行“人物对话”。相信,学生写的一定不同,语言样式丰富不说,还会联系上下文来续写,并且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在续写的文字中流淌出来的,而不是节外生枝的思想拔高。
因此,如何把前面大段大段的“专题说明”和后面的“设计理念”紧密连在一起才是这堂课的“产品”,而不是“各说各话”两张皮。这,必须是该教师,以及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