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从古私塾的崇尚体罚到今天禁止体罚,到禁止变相体罚,这是社会的进步——更加关注人性,尊重个体了。但是我们说真理超过了一定的“度”也就是谬误,需知矫枉不能过正,过犹不及啊。现在各种关于教师管理学生的“规范”“要求”很多,教师自由裁量权太小,如同“带着镣铐起舞”,施展空间太小。而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尚未形成,其必须依赖于外界的约束力,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中教师、家长的教育作用重大。“玉不琢不成器”,该如何雕琢这些“璞玉”呢?
“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让当代教师迷惘,不知该如何把握“度”,因而局促不安、无所适从。社会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太严厉会遭到学生的排斥,九零后少男少女们谁在家不是被宠着哄着,又怎能理解老师严厉的爱呢?社会、教育主管部门、舆论媒体对教师很少有正面宣传,除非你“倒”在了讲台或“打着点滴”上课并侥幸的被人“关注”到了,相反却过于关注教师的“负面新闻”,似乎其报道价值极大,教师稍有不慎,提耳朵的手会成为摔碎自己饭碗的当头棒。我们不是说非要体罚,可是一味微笑、迁就,就能教育好孩子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教育的?从没对孩子瞪过眼、狮子吼过?冷静思考一下:你做父母的都需要“恩威并施”甚至还见效甚微,却要教师都是春风丝雨育“英才”,孩子会听吗?
那可能吗?教师有时语言“稍微重些”,遇上走极端的学生或家长,就会被扣上“侮辱”、“语言暴力”等帽子,上访、登报等等,重则饭碗不保轻则打一“缺口”。我辈庸师俗儒有时茫茫然无所措手足,有时在想能不能请教育理论大家们走进课堂由我们提供几个学生“样本”请他们做番演示,表演如何“春风丝雨”育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