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进行充分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习,是会很快被遗忘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学习效果的保持。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记忆的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来防止遗忘,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和保持的效率,下面介绍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1、心象化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称为心象。例如,读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头脑中会浮现出哈姆雷特的心象;读着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头脑中会出现林黛玉、贾宝玉的心象。美国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把要记的材料同视觉心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视觉心象越清晰,记忆效果越好。对于故事和诗歌或单词等,如果能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其效果远远优于机械地重复记忆。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根据诗意幻想出如下画面:高山上云雾缭绕,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正在冒着紫色的云汽,远处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水花四溅,那白练样的水花犹如天上的银河飞落下来。记住了这个壮观的画面,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自然就会相当深刻地记住这首诗。
2、意义编码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一种是理解记忆或叫意义记忆。心理学研究认为,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尤其对中学生而言,根据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理解记忆应该在记忆活动中占优势。学习无意义的材料,通过关注记忆材料的细节,或赋予意义并与有关观念形成联想等,以对新材料从多个方面进行感知,从而有助于提高长时记忆。如,要记住149162536496481这一行数字,如果看不出这些数字间的意义联系,就难以记住,如果看出了这些数字之间的意义结构:1,4,9,16,25,36,49,64,81,即“从1到9的整数的平方”,那就容易记了。
3、组块记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变化的。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他材料,甚至一组词或一个句子,组块内部的信息是互相连结的,而不是各自孤立的。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可以把孤立的记忆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利用组块来记忆可以大大增加人的记忆容量。组块现象在各种学习材料中大量存在着。例如汉语中的成语、谚语、词组,英语中的短语、习惯用语,人的名字、职务,甚至数学公式也存在着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