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时,把学习与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系统也称感觉登记系统,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器。它具有通道特异性,按感觉道分别贮存视觉的、听觉和其他各类感觉的刺激。感觉登记器的容量很大,所有的新刺激都可以短暂地贮存于此,但会很快消退(大约在一秒左右)。那些被提取到的信息会进入短时记忆贮存,短时记忆贮存的信息会以听觉、言语或语言认知的形式重新进行组织。短时记忆贮存的容量极其有限,材料在其中的贮存时间比感觉记忆时间长,在没有复述条件下可以保持15-30秒。借助复述,短时记忆贮存的信息可以转移到长时记忆中。长时记忆贮存的容量非常大,贮存时间也相当长,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其中的信息有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以及视觉的等编码形式。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信息可以在长时记忆中得到永久储存,但由于人们的学习不能停止下来,人脑也处于不断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状态,学习材料之间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头脑中的某些知识信息会出现难以提取的情况,也就是说会发生遗忘现象。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由其实验结果绘制成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遗忘的规律: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所提出的这条遗忘规律成为现代记忆研究的基础。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遗忘?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对于遗忘原因有不同的解释。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如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提取失败理论认为,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总之,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